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情感对撞与西北情怀从戴亚演奏版本秦川情说开

来源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《秦川情》是我国当代较为著名的笛曲之一,为我国著名音乐家、国家一级演员曾永清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所作。此曲充满秦腔的韵味,以及其激昂高亢的西北元素,也是我国笛曲演奏圈

《秦川情》是我国当代较为著名的笛曲之一,为我国著名音乐家、国家一级演员曾永清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所作。此曲充满秦腔的韵味,以及其激昂高亢的西北元素,也是我国笛曲演奏圈内较为热门的一首。当下对于《秦川情》的研究文献数量稀少,就笔者于知网上关于“秦川情”为标题的搜索条例中仅有三个结果,但无一例外都是对于同名影片《秦川情》的影视分析文献,并无笛曲《秦川情》的任何研究文献,演奏实践的相关研究数以万计,但对于不同演奏版本的分析与比较更是凤毛麟角,无从谈起。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献也并无任何结果,但演奏的音频资料数不胜数,版本参差不齐,风格各异显而易见,戴亚老师为我国著名竹笛演奏家,其演奏技巧之精湛,演奏构思之缜密,演奏效果之丰富。笔者作为竹笛表演实践者之一,对戴亚老师演奏《秦川情》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及分析,本文将采用传统音乐分析的研究手法,在此基础上运用表演实践研究中版本分析的手法,从而对《秦川情》的实践风格的构成与运用进行探究与分析。

一、《秦川情》分析论

《秦川情》以传统单三部曲式为框架,由引子、慢板、快板、跺板四段组成。由于竹笛种类不一,大可分为南方曲笛,北方邦笛,且调性不一,此首《秦川情》演奏用笛以D调及E调居多,笔者在下文中将以E调竹笛旋律为主进行阐述(即1=E,6=筒音)。

第一部分为引子,为1~10小节。引子部分又可分为两部分,第一部分(如谱例1框内),此部分由慢渐快,在结尾处稍作渐慢,整体旋律可谓一气呵成,由五音所产生的稳定感起始,4-5-2的旋律反复式进行,再进入7-1-5的旋律反复,最终停留于宫音D。正如谱例所给的感情说明一样,慢起渐快,谱例从而进入第二引子部分(如谱例1划线部分),首先是起始点题式的主题旋律,前两小节(2、3小节)为第一句,由2音始,也同2音止,使得旋律得以继续进行,此后慢板段的贯穿性固定旋律型也是由此展开,下文中笔者会进行详细叙述。此外,有意思的是由这两小节直到引子部分结束,便就出现大量装饰音型的介入,使得旋律可听性极强,在本曲演奏中无疑是十分考验演奏者基本功的旋律之一。

谱例1

第二部分为慢板乐段(11~60小节),在音乐旋律及音乐材料上与引子第二部分基本一致,细微变化表现为一定的材料扩充,但主题旋律仍占大量篇幅,调性同前。在此乐段中较为有特点的即为伴奏音型的频繁出现,在全曲中仅此段相对突出,笔者先从扩充引子材料说起(如谱例2),此句源于上文中所述引子第二部分的前两小节,同时也为慢板部分的贯穿性固定旋律型,源于前边材料的判断依据为首尾音相同;慢快慢为半句节奏组成元素;装饰性滑音的出现次数以及后一句结束时相同的4音附点二分音符加四五音的固定旋律型。此外本段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在各乐句句末习惯停留于2音之上,包括4音也有较多停留,即增加了可听性,又增加了旋律的流动性。而后再次出现此旋律,但在技巧上没前者丰富,就好似旋律上的回忆一般,整体偏弱,这一写法恰到好处的为快板段落的出现做了铺垫,使之对比强烈,可听性较强,令人意犹未尽。

谱例2

第三乐段为快板段落(61~129小节),速度较之前快了一倍之多,慢板乐段为40,而此乐段标记为96,由大量重复三度及小于三度音程关系的十六分音符组成,例如:2-3、4-5、6-1等,为旋律增添了进行性,这与之前慢板乐段抒情旋律截然不同,直接将音乐情感调动起来,此外,第三乐段最引人注目的旋律在“双吐”部分,这也是继之前大量装饰音加花后的又一大技术难点(如谱例3框内旋律)。不难看出由大量2-5、5-2构成,仅仅有两个筒音起伏,重音记号十分明显,构成一条内部旋律线,这也要求演奏者对于气息的掌握十分精确。在本句5-2-2-2后面突然进入节奏相对较慢的,这也是曾永清老师创作本乐段的一大亮点,戏剧冲突伴随骤然放慢的旋律油然而生,但并未就此结束,放慢下来的旋律再次发展,由十六和八的节奏再次变为四个十六的快速节奏型,出现同前边一样的三度及小于三度分解音程构成的的进行旋律,再一次将旋律推向高潮,直到“双吐”段落的再次出现,最终在5音上为本乐段画上句号。

谱例3

最后的乐段—跺板乐段(130~238小节),本乐段旋律大可分为两部分,分别是130~159小节为第一部分,160小节至209小节为第二部分,至于209直至最后,由于和第一部分旋律完全一样,不论说是小的旋律再现还是一个coda都可,笔者便不在此进行赘述。划分缘由为第一部分为哭腔,只是对于前边旋律的扩充,不难看出整部分由5音、2音、1音以及6音组成,如果同前边小快板乐段相对比就会发现此旋律为“双吐”旋律的扩展乐段,而后第二部分出现大量器乐伴奏,也是本乐段较为显著的特点之一,而主旋律竹笛声部是以四分音符为主的慢主题旋律,伴奏声部由固定十六分音符所形成的贯穿性节奏型组成,该元素成为本部分最为突出的固定形式,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部分的创作手法上,曾永清先生再次采用旋律对比作为强调主旋律声部必要手段,同时较高音域的主旋律也突出西北音乐风情中高亢、热情的元素所在。最终进行跺板乐段第一部分的再现,通过两声部间的融合与铿锵有力的四分音符,使得旋律情感的推向高潮,最终迸发于音高最高的5音,通过渐慢,止于5音,全曲终。

文章来源: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xbnlkjdxxb.cn/qikandaodu/2021/0509/629.html



上一篇:清代西北商业经营中的合伙模式探析
下一篇:用焦墨干擦出诗意人生的画家郭斌
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投稿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版面费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